媒體報導
加入好友
用心呵護雙耳,才能「耳聰」一輩子
資料來源:康健雜誌

 

與人交談,你是否得經常請對方再說一次,或者總是發生雞同鴨講的窘境?小心,你的聽覺可能已經受到損害了。

造成後天聽損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兩大類—疾病與環境,「就疾病而言,以感冒所引起的中耳炎最常見,」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馬英娟指出,尤其好發於幼童。除了中耳炎,還可能發生單側耳朵突然聽不見的耳聾(俗稱耳中風)也是常見的聽覺疾病;不論是中耳炎或突發性耳聾,都要把握時間,盡快就醫接受正確治療。

長時間音量過大,是聽力的隱形殺手

相對於中耳炎或突發性耳聾有明顯可察的症狀表現,因為噪音與不當的用耳習慣所造成的聽損,更難以立即察覺,反而令人擔憂。

在充滿噪音的環境下工作,例如機械不斷運轉的工作、建築工地,若缺乏耳罩的保護,長時間下來就可能產生噪音型聽損。另一方面,隨著3C產品的普及,「年輕人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,或者參與各種影音娛樂,例如演唱會、樂團練習等等,但沒有留意所聽到的音量已經過大,都可能傷及聽力。」美國醫學會期刊曾調查發現,有20%的美國青少年聽不到細微聲音,罪魁禍首有可能就是長期戴著耳朵聽音樂所造成。

在捷運上,經常可見戴著耳機享受音樂的人,「此時,除了耳機傳來的音樂,耳朵還得承受捷運本身的運行、乘客交談的喧嚷聲音,」馬英娟表示,這是相當大的刺激,尤其是許多人為了掩蓋週遭的聲音,耳機音量反而調得更大,傷害更深。

 

當你發現不對勁時,聽損可能已達1~2年

噪音型的聽損,初期很難以察覺。馬英娟表示,醫學上將一般成人的聽力標準設定在25分貝之內,而人與人正常交談的音量約有60分貝,因此當聽力表現降至30~40分貝時,雖然生活中不一定會出現困擾,但其實聽損已經發生。若發現自己對別人說的話,常會重覆詢問「什麼?」,或者有漏聽訊息、雞同鴨講等表現,則建議可以至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,以便更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。

「噪音所導致的聽力損失大部分是因為聽覺細胞已受損害,且無法再生,聽力是救不回來的。」若影響到生活與工作,就必須使用助聽器,甚至電子耳等輔具的幫助來矯正聽覺。

聽與說是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方式,「要能接收,才能回應。」馬英娟表示,孩子有學語言的需求,需要聽;成人要工作,也需要聽。此外,聽損還可能造成心理的壓力。因為不便於溝通,社交容易受挫,就不容易交新朋友,也可能不易維繫既有的社交關係而漸漸疏離,這點常見於年長者,由於老化所導致的重聽,讓他們的生活圈更為侷限。在生活上,聽損有時還會造成安全問題,例如無法聽到後方來車的喇叭聲、捷運車門即將關閉的警笛聲等,而產生安全危機。

時時寧靜一點,守住一對好耳朵

遠離噪音,是生活中保護聽力的第一步。在充滿噪音的工作環境中,務必要戴上可隔絕噪音的耳罩保護耳朵,並且建議每年定期檢查聽力;「使用耳機時,每一小時就休息10分鐘;音量方面,最好讓自己仍舊能聽到1公尺外的人聲。」馬英娟也特別提醒,若使用覆蓋式、能完全隔絕外界聲音的耳機,則要特別注意,勿把音量調過大。

 

她也提醒,「一旦覺得不對勁,不要心存僥倖,寧可早一點,也不要晚一點。」當參與影音活動後,如耳朵發生持續2天以上的耳鳴、有脹脹的感覺等症狀,表示耳朵已經提出抗議了,建議及早就醫。

家中有幼童的父母,如果發現孩子已3、4歲,卻仍然口齒不清,話要說好幾次才懂,千萬不要抱著「大雞晚啼」的傳統想法而拖延就醫,反而耽誤聽語學習的黃金時間。政府提倡的全面新生兒聽力篩檢才剛剛開跑,許多人對於聽力損失的知識還很陌生。當篩檢未過時,寧可早一點進一步檢查,也不要抱著「晚一點也沒關係」的心態。

聽得見≠聽懂,積極面對,讓生命的樂章更悅耳

當聽損已成事實而必須戴上助聽器或電子耳時,千萬不要因為介意外人的眼光而心存抗拒。馬英娟常告訴家長,「這些助聽輔具是為了幫助聽力受損的人重拾美妙的聲音。」然而聽得見並不等於聽懂了,聽覺能力是需要創/復健來提升,所以並不是戴上輔具就結束了,如果是幼童,就更需要父母的參與,來訓練孩子的聽覺口語能力。

面對聽力保健,只要能做好預防、及早發現到積極矯正,無論遇到何種困難,都一定能讓生命持續演奏出悅耳的樂章!

 

照片來源:Six String Obsession